量子力学如此诡异,是否意味着我们的世界毫无意义?
诡异的量子力学表明,一切皆有可能,并且按照特定理论,一切也必然会发生。量子世界里,万事万物都被不确定性所笼罩,只能借助概率来加以描述,那个世界仿佛是一个由 “波函数” 主导的 “波” 之世界。
图片
那么,为何断言在量子世界里一切都必然会发生呢?
这就不得不提及平行宇宙理论。量子世界所展现出的诡异性,极大地挑战了人们的认知,促使科学家们提出了平行宇宙的假说。依据这一假说,所有的可能性不仅能够发生,而且注定会发生。
为了更好地理解,我们不妨从日常生活入手。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时刻都面临着形形色色的 “选择题”。清晨,闹钟刺耳响起,此时你便站在了选择的岔路口:是果断起床开启新的一天,还是贪恋片刻温暖继续睡懒觉?享用早餐时,选择的难题再度袭来:是吃营养的鸡蛋,还是松软的面包?出门上班,又要在多种出行方式中抉择:乘坐公交、搭乘地铁、开私家车,亦或是骑自行车?当行至十字路口,依旧需要做出判断:向左拐、向右拐,还是径直前行?
图片
按照平行宇宙理论,你所做出的每一次选择,都会促使一个新的宇宙诞生。
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中,你做出了某一种选择,然而其他未被选中的选项,会在平行宇宙中逐一上演。
例如,在这个宇宙里你在十字路口选择了向右拐,而在某个平行宇宙中,你可能向左拐了。由此,不同的选择导向了全然不同的人生轨迹。也许在现实世界中,你正为生活的窘迫而发愁,经济上穷困潦倒,但在某个平行宇宙里,你早已成为腰缠万贯的亿万富翁。
在对待量子力学的态度上,爱因斯坦持有不同的观点。他并不认可量子力学所主张的不确定性以及平行宇宙理论。爱因斯坦坚信,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是可以精准描述和预测的,所谓的 “不确定性”,只不过是因为人们尚未发现隐藏在背后的某种 “隐变量”。
图片
与之相对的是以波尔为首的 “哥本哈根学派”,他们坚定不移地认为,量子世界的不确定性是其与生俱来、无法改变的内在秉性。在他们看来,量子世界是完全不可预测、充满随机性的。当我们未对微观粒子进行观测时,这些粒子可以处于任意一种运动状态,可能出现在任何位置,甚至能够同时现身于两个不同的地方。
爱因斯坦为了反驳波尔的观点,曾用宏观世界的现象举例:当我们不看月亮的时候,难道月亮就不存在了吗?它难道就不在原本的位置上了吗?
图片
而波尔给出的回应是:既然你没有看月亮,又怎么能确定月亮就在那里呢?在爱因斯坦的观念里,无论我们是否观察月亮,它都客观地存在于那里,不受观测行为的影响。但在波尔的认知中,只有当我们对月亮进行观测时,它才确切地处于我们所观测到的位置。显然,波尔的这种观点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直观认知大相径庭。
然而,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,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,在量子世界中,像月亮这类物体的存在状态,确实与我们的观测行为紧密相关。这也正是为何量子世界中的不确定性逐渐被主流科学界所接纳。
此外,量子纠缠现象更是为量子世界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。当两个或多个粒子处于纠缠状态时,它们能够瞬间 “感知” 到彼此的存在,这种超远距离的相互作用被爱因斯坦形容为 “鬼魅般的超距作用”。
图片
除了量子纠缠,还有 “退相干” 现象值得关注。通俗来讲,看似诡异的量子力学并非仅仅局限于微观的量子世界,在宏观世界同样有所体现。并非宏观世界不存在量子力学所描述的相干性,而是相干性难以显现,以至于我们很难察觉到它的存在。
那么,既然诡异的量子力学在宏观世界也有迹可循,这是否意味着宏观世界的不确定性会让现实世界变得毫无意义呢?
实则不然。
图片
恰恰因为量子力学是大自然既定的运行规律,与你我的主观意志并无直接关联,这反而凸显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努力的重要价值。正如开篇所提及的平行宇宙假说,尽管生活中我们时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,但我们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,在诸多选项中做出最优或者更优的选择,从而塑造属于自己的独特人生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